![]() |
【商标注册】三水要唤醒沉睡的“城市名片” |
|
【shangbiaozhuce】2018-9-12发表: 三水要唤醒沉睡的“城市名片” 最近,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工作人员主动和九道谷景区经营方接洽,希望把“九道谷”公共资源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我们只希望把协会名下的公共资源商标使用起来,否则是一种资源浪费。”三水区个体劳动者 三水要唤醒沉睡的“城市名片”最近,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工作人员主动和九道谷景区经营方接洽,希望把“九道谷”公共资源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我们只希望把协会名下的公共资源商标使用起来,否则是一种资源浪费。”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副秘书长袁凤说。 三水全区共有公共资源商标20个,笔者梳理这批商标的注册主体时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商标注册人均为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资源的权属人或传承人不积极,政府又不能作为主体注册商标,只能发动积极的协会去注册,先把这些公共资源保护起来。”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管理科科长卢伟成说。 社会对公共资源商标保护积极性不高、商标使用率偏低,是当下公共资源商标保护和推广工作中的痛点。 公共资源商标保护的探索之路 8月20日至25日,120名市民在三水区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之旅中,游览“长岐古村”“魁岗文塔”“大旗头”,体验采摘“三水黑皮冬瓜”“三水大塘蔬菜”。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名片,都是三水的公共资源商标或集体商标。 该活动是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意举办的以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为主线的2018年商标品牌放心消费体验活动,只为让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有更深刻的认识。公共资源商标保护和运用的主体力量更多仍在社会公众中。 “政府不能作为主体来注册公共资源商标,如果可以,保护工作就好办多了。”卢伟成说。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当中明确了商标的申请人应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自2011年开始,三水在推进商标战略中把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由政府推动符合标准的企业、社会团体注册、运用公共资源商标。2016年,佛山市发文要求加强公共资源品牌保护工作,列出了全市重点公共资源统计及分工表。 在全市公共资源统计及分工表中,三水需要保护的公共资源名称有南丹山、云东海、大旗头村、龙形拳等17个,责任部门除了区商标战略办,还涉及市文广新局、区文体旅游局、区农林渔业局和相关镇街。 政府部门在公共资源商标申请工作中,主要发挥着发动、引导、指导作用,最终还是要由个人、企业或者社会团体作为主体来申报。“由于部分公共资源没有权属人或传承人,难以找到主体去申请商标,即使有的资源有权属人或传承人,但他们申请公共资源商标的积极性并不高。”卢伟成说。此外,还有些公共资源因不符合商标注册条件无法注册。 几乎是三水开始推动公共资源商标保护工作的同一时间,国内公共资源名称被抢注、占用的新闻频出,佛山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如“行通济”“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南风古灶”“秋色”“西樵山”等也曾遇到过被抢注,“行通济”更是被本地以及国内的组织或个人抢注70多次。 一边是社会上公共资源商标抢注风在吹起,保护自有公共资源名称工作刻不容缓,另一边却是社会保护公共资源积极性不足,让保护工作陷入两难。 “当时考虑的首先就是要把这些名称保护下来。”卢伟成说。于是,三水区商标战略办发动与政府和企业关系都较为密切的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作为主体申请公共资源商标,一来达到首先把商标保护下来的目的,二来以该协会为桥梁,在企业、个体工商户中潜移默化地推广公共资源商标保护意识。 过程虽曲折,政府和协会最终成功把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下来,起到应有的保护效果。2011年至今,三水区公共资源商标抢注事件少有发生。目前三水仍继续发掘新的公共资源去注册保护,今年新增了“水都小镇”“昆都山”“西南·珠江三角洲之源”等公共资源保护名单。 商标运用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 “早在2011年、2012年,我们就在三水区商标战略办指导下,注册了‘芦苞温泉’‘九道谷’‘大旗头’等公共资源商标。”袁凤说。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已成立超30年,一直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搭建政府与个体工商户之间的桥梁。而申请、保护三水区的公共资源商标,多年来似乎亦成了它应有“职能”。 截至目前,注册在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名下的公共资源商标有20个,既有“芦苞温泉”“九道谷”“长岐古村”“魁岗文塔”等旅游文化类公共资源,也有“解放沙”“南国水都”等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公共资源商标。 拥有20个公共资源商标,让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看似非常“富有”。事实上,注册和维护这些商标,更多只为协会带了成本,暂时并未看到可观收益。 据了解,少部分公共资源还采取申请集体商标等方式保护下来。最近,由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作为主体申请的集体商标“淼城之宝”成功获批,这个商标主要用于保护和推广三水特色农产品。“淼城之宝”申请下来,第三方机构服务费、商标注册过程产生的费用共花了2800元。 袁凤说,不同类型、不同类别的商标注册费用并不一样,一个商标的直接注册费用一般在1500元至4500元左右,注册成本全是由协会承担,还有一些宣传推广、维护方面的费用。整体算下来,该协会多年来花费在公共资源商标方面的成本在5万元至10万元的区间。 公共资源商标并非一注册下来就能一劳永逸,商标注册下来还得使用,才能保持商标的有效性。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不仅成为了三水公共资源商标的注册人,还肩负起这些商标推广使用的责任。 “为了让这些公共资源商标能被企业、个体工商户用起来,大部分的商标我们都不收取授权费用。”袁凤说。只要企业、个体工商户有公共资源商标的使用需求,符合要求的主体都可以向协会申请授权使用。 公共资源商标推广使用过程,并不比当时政府发动社会主体申报商标容易。 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持有的公共资源商标中,通过授权许可方式被企业使用的商标只有“芦苞温泉”“芦江海鲜坊”“大旗头”等寥寥数个,还有15个已注册的公共资源商标有待盘活。“公共资源商标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袁凤对于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未被利用倍感可惜。 目前公共资源商标在企业、个体工商户中的推广使用工作更多是依靠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水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力量,商标管理科室、协会工作人员逐个走访与相应公共资源相关的企业、组织和利益关联人,希望他们能把这些公共资源商标用起来。 公共资源运营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什么有的公共资源商标会成为各界抢注的香饽饽、有的公共资源商标却苦苦找不到“归宿”? 卢伟成分析,有别于具有显性商业价值、市场化程度高的产品,大多数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利用价值未显现,是让企业或利益关联人注册和运用商标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梳理三水当下企业愿意申请授权使用的公共资源商标,如“芦苞温泉”“芦江海鲜坊”两个商标,使用的实体都是已经实现商业化开发的景点、食肆。对这两家主体而言,应用公共资源商标更是进一步证明了该主体对商标的独占性,形成品牌效应。 如“芦江海鲜坊”商标被授权的主体只有芦江海鲜坊,这是一家经营河鲜多年的老字号,已经树立了一方名气。但近年逐渐有其他餐饮也打出了“芦江海鲜坊”的字眼或招牌,从商标保护角度是属于侵权行为。获得该商标使用许可的芦江海鲜舫,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限制其他商家继续使用“芦江海鲜坊”的字眼或招牌。 “芦苞温泉”也得益于公共资源商标的使用,让其在珠三角温泉界中拥有了较高知名度。“芦苞温泉”运营方负责人表示,温泉管理团队经过变更,他们依然一直保留使用“芦苞温泉”商标,因为该商标为景点带来了相当大的品牌效应和保护作用。这个保护作用,相当于告诉社会,并非所有开在芦苞的温泉都是“芦苞温泉”。 放眼整个佛山,公共资源成功运用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开发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价值高的项目。如“文华里”“岭南天地”,如今已经成为具有商业氛围浓厚、城市特色鲜明的新地标。“佛山陶瓷”“石湾公仔”,成为区域特色产业的品牌标签。 “公共资源商标实质是城市特色标签,保护好了、用好了就是城市推广最好的名片。”袁凤说,只是这个保护、推广使用的过程确实不容易。 公共资源商标不应是飘在空中的一纸证书,而是应找到有价值的落脚点,成为具有价值的城市名片。让公共资源商标“活起来”,不能只靠市场监管部门推动,也不应只靠一个行业协会的力量。 今年,三水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保护公共资源品牌刻不容缓》提案,建议切中当下公共资源商标保护的痛点、难点。该提案提出,仅靠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推广公共资源商标力度有限,相关权属部门、管理部门要主动宣传,探寻合适的使用机制用好公共资源。同时建立考核或鼓励使用机制,激发社会积极性,把公共资源转化为区域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 “公共资源商标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只有用得好才能使其升值。”提案如此表述。 ■新闻眼 从城市运营角度 看公共资源商标保护 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与运用,不只是一个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工作,而是整个政府系统、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来看,公共资源商标如果运用得当的确可以成为一张亮丽而具有高辨识度的城市名片。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资源在未被开发、运用之前,并不具备商业价值,或者价值极低。在公共资源处于原始状态之时,更多的企业和利益关联人,并没有太多积极性去花费精力和时间申请一个短期内没有利用价值的商标。 事实上,公共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对提升城市价值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传承文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积极意义。当外界意识到某个公共资源商标的重要性,并出现纷纷抢注的行为之时,可以肯定这个公共资源已经显露出商业价值。国内不少地方政府、企业也曾在此吃过亏,才有了后来越来越多地方注重公共资源商标保护。 公共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建筑等公共资源,会随着城市发展程度提高而凸显其价值。公共资源在盘活过程中,需要有系统性、综合性的运营思维,才能释放出公共资源应有价值,推动社会共同参与到公共资源的保护、运用之中。 三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已经把一批重点保护的公共资源名称首先保护下来,可以认为这些公共资源商标是暂时安全的了。但要达到长期安枕无忧的目标,公共资源还是得被盘活、被赋予价值,才能让各方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保护它们的商标。 在公共资源商标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三水接下来应该要重点思考如何把这些公共资源作为城市项目、产业项目去运营好,让公共资源商标从虚变实。当中涉及到规划、经济、文体旅游、农业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以及需要具有经验的社会资本进入,才能形成一道合力,使公共资源商标真正为城市发展所用,找到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撰文:梁楚欣 王伯乐 贾钱明 瓷砖相关 广东省著名商标 山东省著名商标 ,本资讯的关键词:商标注册三水区劳动者资源城市协会个体 (【shangbiaozhuce】更新:2018/9/12 10:25:50)
![]() |
![]() |
资讯中心,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企业新闻、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资讯和联系,工厂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佛山陶瓷网] |